1997快要来的时候,我们潜入了香港…… 那日松 2017-7-3 尤文虎 《大众摄影》1997年6月刊“香港专题”内页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是我在《大众摄影》杂志工作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那时候的“大众”兵强马壮,主编高琴,编辑部主任闻丹青,我是作品编辑,主持“红星茶座”,顺带做专题,陈仲元负责器材……一帮人经常聚在“大众”狭小的办公室里嘻嘻哈哈地讨论策划专题……后来这几位的人生和职业道路也挺有意思,高琴高升为“高党组、高秘书长”,闻丹青当了《中国摄影》的主编,陈仲元接过了《大众摄影》领导的位子,我则离开体制去了《摄影之友》做主编……后来有人说,“大众”为中国摄影界生产了一堆“主编”…… 《大众摄影》1997年6月刊封面 那时候,《大众摄影》的专题策划在当时国内的摄影媒体中独树一帜。比如关于“报道摄影”的专题,首发了侯登科的“麦客”,比如“荷赛”专题,在90年代我们已开始利用互联网,用最快速度把比赛结果刊登在杂志上……再比如“天安门专题”、“西藏专题”、“美女摄影师专题”、“米脂的婆姨专题”等等,都曾在业内引起不小的反响。 话说1997年3月的某天,我们几个又聚在一起,聊起香港回归,闻丹青提议可以做一期“香港专题”。大家都很兴奋,觉得这个专题好……可是怎么做呢?几个人一致认为应该派记者去,亲身采访,那样才有意思,可那时候香港还未回归,去香港很麻烦,公派手续复杂繁琐,如果协会领导不批,根本去不了。 《大众摄影》1997年6月刊“香港专题”内页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们真是敢想敢做,商量一下之后,高琴和闻丹青决定不上报协会,由闻丹青和我一起去香港采访和制作这个专题。 下面的问题是怎么去?那时候中国已经开通了泰国旅游,中间可以停留香港7天,我们准备就用这个方法打通进去香港的道路…… 《大众摄影》1997年6月刊“香港专题”内页 于是我找了一个朋友的旅行社,请他们帮我们办理去泰国的私人旅游,当然事先已说好,我们进了香港后,不再去泰国,就在香港待7天,然后直接再回来。这是一个超级大胆的想法,因为我们要冒着被香港或者中国海关扣留的危险。 旅游签证顺利办下来了,1997年4月2日,我和丹青义无反顾地奔向了香港。在香港的采访也很顺利,这应该算是《大众摄影》第一次独立派记者去境外采访…… 闻丹青采访香港著名摄影家邱良,那日松摄 返回北京的过程有两个小插曲,一个是回来前一天我们需要去旅行社的香港分部取一份重要的证明文件,证明我们为什么没有去泰国而要直接回国。跟我们联系的是一位香港女孩,约好了傍晚6点下班之前在他们公司见面,但由于我们对当地交通不熟,紧赶慢赶还是晚了半个小时,还没有对方的电话,只有个地址……我们赶到地点,是一座商务大楼,等电梯,电梯门开,走出一位漂亮的女孩,我们进电梯,这时我突然有一种感觉,刚才那个女孩应该就是我们约的人……我从电梯追出去,拦住女孩问,一问果真是我们约的人,她已经多等了我们半个小时,以为我们不会来了……我们一起重回她的办公室,拿到了要命的文件,如果没有这份证明,我们可能真的就无法回到北京了。 第二天,我和丹青在过海关的过程中果然出了麻烦,香港海关单独把我们叫到一起,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去泰国,我们说家里临时有事,必须回国,海关的工作人员将信将疑,盘问了半天,还是放我们进了深圳…… 回到北京,专题顺利做出来,刊登在当年的第6期《大众摄影》杂志上……但是因为我们属于擅自出境采访,在协会内部也引起很大争议,几位相关人都面临被处分的危险,好在当时的几位协会领导非常开明,在了解了我们采访的具体经过后,最终“赦免”了我们…… 回想1997,20年以前,我们曾经如此去了香港…… 那日松当年的护照 -完- |编|者|补|注| 20年前,由《大众摄影》策划的“香港专题”在业内引起不小的反响,许多文章及照片被行业内外的媒体多次引用或转发,当时的参与编辑在聊起这个话题时,似乎仍带着当年的炽热和激情。 为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梳理和观察近些年来香港摄影界的动态,同时也向我们的前辈编辑们致敬,2017年7月,《大众摄影》推出新一期“香港专题”,敬请关注! 2017年第7期《大众摄影》杂志“香港专题”部分内页。 头条 那日松 策划 香港 1997 香港回归20周年 分享到: asdjfaklsjfaslkf 评论(0条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500/500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香港摄影师的中国新年街拍技巧 Terence Pang 2019-1-31 报道摄影师|韩萌:摄影能多大程度抵达真相? 韩萌 2017-6-7 Bacani:当我拍照时,我只是一只停在墙上的苍蝇 Bacani 2017-6-26 辣妈帅爸看过来,儿童节相机大推荐 李硕 2017-6-2 报道摄影师|刘飞越:自由意味着要更职业 刘飞越 2017-5-8 杂志MAGAZINE 微店 淘宝 APP下载